隆昌选手参加创业创新大赛
开展农民工创业指导和维权服务
组织农民工乘坐“返岗”专车
到乡镇开展“春风行动”
日前,笔者从隆昌市人社部门获悉,近日,四川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的第二批四川省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市、示范县(市、区)名单中,隆昌市位列其中。
这是继2020年、2021年,隆昌市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专列专车”、“返乡返岗”先进县(市、区)的又一殊荣。
“这既是对隆昌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隆昌工作的鞭策与鼓励。”隆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隆昌市坚持把返乡创业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引”回来、“留”下来、“扶”上来、“创”起来,逐步形成“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良好局面,为发展壮大“回归经济”注入新动力。
● 聚焦创新创业 高位推动“金凤返巢”
隆昌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双组长制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人社、发改、财政、经信、税务、商经等部门为成员的隆昌市实施返乡下乡创业“回家工程”领导小组。形成市委、市政府抓总,部门联动、镇(街道)参与的工作体系,确保返乡下乡创业“回家工程”顺利推进。
集结隆昌籍在外成功人士,成立3个驻外农民工服务站、14个农民工流动党支部和5个在外商会,服务保障农民工。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率队赴上海、重庆、广东等地,举办和参加“隆昌市投资促进回引工程座谈会”“情系家乡返乡创业恳谈会”等系列活动,考察拜访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北京内江商会、福建四川商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与商(协)会,组织参加西博会、海科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人才周等省市各类招商活动;促成招商投资和项目签约31个、投资总额达232.61亿元。
近年来,隆昌市培育出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2户“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示范企业”、22名内江市创业明星、25户内江市级返乡下乡创业示范企业,评选隆昌市级返乡创业明星83名、返乡创业示范企业18户。
韩公南是金鹅街道光明村人,进入隆昌市碧檀陶瓷有限公司以来,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已成为企业的一名检验组长。2019年,她被内江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90后”王礼平,是金鹅街道光照村人,大学毕业后,2016年初,她入职刚成立的隆昌裕顺电子商务公司。6年来,她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目前,她已成为公司物流部经理。
曾大成,胡家镇新乐村人,他带着资金回乡创业,成立隆昌市乐之园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荔枝产业,带动周边40余户村民就业。
他们只是隆昌返乡入乡创业的一个缩影。“我们通过各个媒体平台,宣传报道这些返乡创业的典型,增强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信心,掀起返乡创业热潮。”隆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 聚焦平台建设 创业沃土“梧桐引凤”
隆昌将内荣农高区(原四川隆昌开发区)作为返乡下乡创业园区,助推隆昌双“500亿”工业振兴工程。其中红光板块作为重点区域,已入驻知足鞋业等5户返乡下乡创业企业,发挥了隆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
目前,园区累计入孵入驻企业158户,总投资19.82亿元的“双创”示范园、致力打造“川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凯信商贸城一期已投入运行,主要引进对象为返乡创业投资者。建成返乡下乡创业园区5个,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经济实体2223个,引进投资30.8757亿元,新增企业吸纳就业9801人。其中,2022年新增经济实体355个,引进投资5.6亿元,吸纳就业1157人。
同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通过政府引导唤醒“沉睡资源”,支持更多返乡下乡创业企业深入乡村,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做强经济实体促进乡村振兴,打造有特色有产业有内涵的美丽乡村。实施25万亩特色农业提升工程,重点发展稻渔、柑橘、木本油料等产业,引进了隆昌金土地果业、德树农庄、星光渔果产业园等一批农业企业(基地),利用园区在成渝城市群的区位交通、绿色本土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民宿客栈、生态农庄等新业态,带动农村人气、商气和财气。已创建省级稻渔主题公园1个、鱼博览馆1家,建成农业景区9个,稻渔新村80余个、乡村民宿24家,举办小龙虾美食文化旅游节和“稻虾+美食”名师名厨争霸赛等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建成国家级、省级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各1个,省级现代林业园区1个,古湖稻渔、石燕茶乡内江市级2个,星光稻渔果、德树种养循环、界市竹海等隆昌市级7个。鼓励引导返乡人员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涌现出皓天农业等一批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项目。
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隆昌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玲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和《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助推隆昌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精致靓丽隆昌新篇章。(张强 王旭 文/图)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