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福”字(资料图)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内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建设共同富裕美好内江。
字里行间,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其实,一直以来,内江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上最重要议事日程,在稳就业保就业、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保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不断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民生支出168.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6.3%……
内江,这座幸福之城,正浓墨重彩地描绘着民生底色。
■ 筑牢民生之本
2022年11月15日至17日,内江市“政校企”三方携手,组织开展大学生“进园区、进企业”参观活动,共促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内江,精准就业创业。
◀老人们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餐(资料图)
▼破解看病难,内江建成遍布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资料图)
开展大学生“进企业、进园区”活动(资料图)
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大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民享受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果。图为市民在花萼湿地公园游玩。(资料图)
来自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的300余名在校大学生踊跃参与。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安。2022年,内江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战场、以内江新区建设为主阵地、以产业项目攻坚年为主抓手,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加高质量就业。
实施就业服务暖心行动,狠抓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零工市场建设、就业补贴政策“直补快办”和脱贫人口稳岗就业,2022年,共计举办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37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87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近2.65万人次;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加大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力度,2022年,共计审计检查失保业务5065笔,核查疑点数据9430项,追回违规发放失保待遇33.2万元;实施创业带动逐梦行动,率先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参与的创业担保贷款模式,引入内江市创业小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投入创业担保贷款基金1.165亿元并提供担保;成立川渝创业导师库,建立“一班一群”,提供线上创业指导服务,实现创业服务不打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高质量的教育事业,让教育事业迎着人民的期待而行,一直是内江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市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衡问题,全力强化要素保障,持续加快推进建设工作。其中,务实开展优教行动,稳步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县域学区制改革,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1.1万人大关,7项成果荣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内江师院全部搬入新校区。内江高级技工学校建成投用,内江二中城南校区等项目加快推进,累计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52所,新增学位2.65万个。
■ 破解民生之难
民生跟着“民声”走,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是内江发展民生事业的基本遵循。
东兴区东兴街道大千社区凤窝街一巷65号、和平社区红牌路一巷72号、兴盛路东段56号,经过一番改造后,小区路面宽阔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颜值”得到大大提升。
“改造后的小区漂亮大气,环境也好多了!”凤窝街一巷居民刘彬华点赞。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内江“让民生工程得民心”的重要举措。
内江成功入选“四川省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包装“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项目47个,计划总投资约251.6亿元,已开工项目25个,完成投资约22.2亿元,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18个、涉及2.5万余户,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真正“让民生工程得民心”。
不止于此,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持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打通城市“断头路”12条,完成燃气管网更新改造52.4公里。加快推进邓家坝片区开发,开工建设内史路、文澜路等14个项目,全年预计完成投资25亿元。加快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设,132个子项目已完工122个,完成投资53.5亿元。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63个新一轮“污水三推”项目已开工61个、完工31个,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37个,处理能力达38.6万立方米/日。新增城区公园绿地35.2万平方米。做好租赁补贴提标扩面,全年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218户、106.8万元,中心城区发放公租房物业补贴1624户、81.5万元。新开工城镇棚户区改造210套,完成投资1.3亿元。加快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已支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100部……
■ 营造民生之暖
位于市中区民族路的城西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该项目是利用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场地和医疗资源打造的“医疗机构+社区养老”综合体,总投资约200万元,通过增设家庭医生工作室、理疗室、康复训练室、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辅助器材展示厅等重点服务老年人科室,切实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2022年,内江持续加快补齐社区养老短板,持续提升居家养老品质,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机构提升行动,向上成功争取养老服务项目20个,争取补助资金1.02亿元,建成县级失能照护中心5个,实现县级全覆盖,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40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7个。整合重组敬老院7个、改造提升敬老院15个、投入使用养老机构3个。推动全市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12.34万平方米。实施服务提质行动,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1980户。实施社会力量+养老行动,成功引进谷沿怡康等15家企业进入内江养老服务市场,新建民办养老机构3个。
织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络。开展儿童福利领域专项治理,不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等“六大保护”体系,一体推进“强国有我成长计划”等“六大行动”计划,建成县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5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83个,实现全覆盖。实施“童之助”等“五童”关爱服务项目,推动集中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提高至1600元、社会散居孤儿提高至1200元,累计发放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855万元。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是群众的期盼。2022年,内江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甜惠保”惠及42万人,入选“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国家级示范城市。推行医疗救助市级统筹,落实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超2亿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内江,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正乘风而至,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正落地生根,越来越清晰的民生图景温暖着甜城人民的心。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