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体函〔2022〕52号
范琼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开放学校和单位体育场所及设施设备的建议》(第25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增加大型体育场馆和设施设备向公众开放的时间问题
近年来,市体育局努力提高全市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体育场馆为群众健身服务的重要作用,保障群众健身需求。在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市7个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年开放人次约200万人次,年均达到330天,平均每天开放13小时,为市民提供免费低收费体育服务。内江市体育中心自2021年8月开放运营以来,室外全民健身设施、室内游泳馆等场地设施及时对公众开放,备受群众青睐。
二、关于制定政策鼓励指导体育场馆向公众有序开放问题
根据健康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学生课外锻炼,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有效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繁荣发展,201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7〕号),下一步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将加强沟通配合,就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工作开展调研,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改造,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三、关于体育场馆开放收费和经费保障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坚持“服务公众,体现公益”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免费、优惠或有偿开放方式,有偿开放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根据《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学校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开放人群收取必要的费用,收费标准应经当地物价部门核准,并向社会公示。对青少年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原则上实行免费。
市财政局、市体育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及政策对我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统筹各类资金加大对体育场馆维修改造、日常运行维护、体育器材购置投入力度,充分保障体育场馆及设施开放和使用。
四、关于增加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设备建设问题
目前,全市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内江市体育中心已全面投入使用,国家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一期工程完工建成足球场25片和运动员公寓等附属设施,各县(市、区)全民健身中心的规划建设工作也正在全力推进,全市建有体育基础设施7433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9平方米。下一步,我们将实施《内江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计划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 600万平方米以上,年均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促进城市社区 15 分钟健身圈、乡镇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全面建成“布局均衡、多元融合、开放惠民、科技智慧”的体育场地设施。
内江市体育局
2022年5月13日
内体函2022年52号 对市第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5号建议答复的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