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体育局

政府信息公开

内江市体育局对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第1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1-09-06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   【字体:

  对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第137号提案答复的函   
一、关于“每年向市级单项体育协会拨付群体活动专款,逐年递增”的建议 2018年以前市体育局每年对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工作开展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向协会拨付工作经费。2018年以来,按照为基层减负有关规定,取消了对市级单项协会的年度考核,为保障和鼓励协会举办赛事和活动,市体育局在年度预算的全民健身活动经费中,专门预留资金,采取报账制解决协会活动比赛经费。
二、关于尽可能地向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免费提供训练、比赛及活动场地”的建议 依据《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管理办法》,我市所有公共体育场馆有序向群众进行免费、低收费开放。市体育局根据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赛事活动计划,全力做好协调,解决场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力度,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同时协调教育、城管、园林、水利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和城乡公共空间向群众运动健身开放工作,满足各类群众健身需求。
三、关于“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建议 市委已经将“建设体育强市”纳入了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市政府也即将出台《内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 体育强市建设实施计划》,6月3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内江市建设体育强市工作会议,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关于“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议 经沟通协调,市教育局将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体育场馆开放的实施办法,尽可能最大化利用体育场馆综合功能,不断满足节假日群众锻炼的需要。同时鼓励学校依据相关规定积极探索新型的管理模式,不断探索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和大型文体活动的办法,使场地器材效益最大化。
五、关于“传播正确的健身方法”的建议 市教育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各类健身人群中加强各类科学健身的指导。
六、关于“将全民健身纳入目标考核”的建议 市委目标绩效办将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和开展“周末快乐体育”活动等工作情况纳入对市体育局年度目标考核。市体育局将继续坚持办好四年一届的内江市运动会、市直机关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传统赛事,积极举办半程马拉松、龙舟赛等重大赛事,并指导各行业定期开展职工运动会,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营造良好全民健身活动氛围。
七、关于“机关企事业单位恢复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的建议 市体育局积极组织、发动、引领广播体操运动开展。2017年联合市教育局、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内江广播电视台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的通知》,通过在各类运动会上设置广播体操比赛项目、为部分市级集中办公区域安装了广播体操音响系统、派出专业体操教练员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培训指导、市直体育系统每天坚持工间操并将出勤情况纳入职工考核等措施,积极带动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活动。
八、关于“加强基层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建议 市体育局常年坚持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从2021年起开始招募社会体育引领员。目前,我市每一千人中,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超过2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社会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争取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让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加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引领作用。市教育局按照《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础标准》,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定期开展体育教师业务培训。将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阳光体育大课堂、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达标测试和组织体育竞赛等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纳入考核;保障体育教师在骨干教师培训、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九、关于“进一步加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的建议 市体育局通过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引进社会民间资金、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等多种渠道,为我市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争取经费,努力改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目前,已建成县级全民健身中心4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个、体育公园7个、全民健身广场30个、“农健工程”1813个,全民健身路径923条、健身步道105.8公里。特别值得一提的市内江市体育中心项目将于6月底投入使用,内江市新体育场采用与内江师范学院校地共建的形式已完成规划立项。各县(市、区)体育中心或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也均提上了议事日程正在全力推进中。今后我们将集思广益,采取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的投入、争取中央及省级的资金、拓展废旧厂房的改建、政府购买免、低开服务等多种办法,着力改善我市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推动我市全民健身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关附件: